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
/cn/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商业化仍有距离
["root","press-conference"]
/cn/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商业化仍有距离
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
/en/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商业化仍有距离
["root","press-conference"]
/en/events-news/press-conference/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商业化仍有距离

新聞資訊

量子科技從實驗室邁向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商業化仍有距離

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隨著量子科技的不斷突破,各類應用場景逐漸邁向縱深,全球量子產業呈現出加速奔跑態勢。

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2027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07億美元。從國內政策層面看,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特別提到了量子科技的發展,強調要在量子信息等產業變革領域,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佈局一批未來產業,加快佈局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

這一背景下,身處其中的量子科技企業展開積極佈局,助力量子科技從實驗室邁向市場。日前,總部位於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量旋科技在戰略發布會上發布了重點佈局的超導量子計算體系產品,包括超導量子芯片“少微”、超導芯片EDA軟件“天乙”和超導量子測控系統織女星等,進一步加速推進量子計算的普惠化。

量旋科技創始人、CEO項金根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在藥物研發、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國量子計算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時,量子計算的相關軟硬件也在同步推進,以期逐步完善生態建設。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表示,量子計算是未來計算科學領域的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在破解當前計算機的瓶頸、加速科學研究發展的進程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可以極大地提高科研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尤其在一些需要大規模計算的領域,比如生物醫學、氣候預測、金融分析等,前景不可限量。

 2

郭毅可教授  (圖片來源:香港科技大學)

量子計算的風口,究竟有多大?距離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還有多遠?

 

量子計算風口:

算力“碾壓”經典計算機,可與人工智能等先進生產力緊密結合

 

量子的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提出量子計算的概念,並指出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的計算機在處理特定問題時,具有遠超經典計算機的能力優勢。

量子計算機的這一優勢體現在何處?現實中曾有過對比案例。 2019年9月,谷歌曾宣布研製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這款計算機僅花了200秒對一個量子線路取樣一百萬次,而完成同樣的任務,利用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 “Summit” 卻需要一萬年。

由此看來,量子計算機的算力相對經典計算機而言是“碾壓”級別。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未來,量子計算機會未來會完全替代經典計算機?項金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經典計算機已經做得很好的行業,量子計算機參與可能性較低,更可能會在經典計算機算力不夠、抑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發揮作用。 “量子計算機就像飛機,經典計算機就像地面交通工具,飛機雖然更快,但飛機並不能完全替代火車、汽車,不同交通工具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相同點都是提供運力。”

而量子計算也正在與眼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深度結合,兩者交匯而生的量子人工智能,助推AI基礎能力實現突破。郭毅可表示,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等先進生產力的緊密結合,包括GPT-4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突破,不僅意味著人工智能從所謂的專用走向通用,也展現了其廣闊的工業前景,對計算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意味著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在未來的數據處理和智能的發展、計算能力方面帶來重大的創新與突破。

 

進入市場:

應用前景廣闊,但商業化之路仍有距離

 

此前,量子計算更多是在研究院、實驗室中,可謂“深藏功與名”。

但未來,走出實驗室,助力量子計算產業化是發揮量子價值的重要方式。實際上,在國內科技圈,已有許多落地案例,百度、騰訊、阿里、華為等巨頭已相繼入局。

據悉,超導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的發展方向之一,也是量子計算諸多技術路線中賽道最擁擠的一種。所謂超導量子芯片,是一種基於超導材料製造的量子芯片,以超導量子比特為基本運算單元來實現量子計算。

不過量子計算距離商業化仍有較遠距離,與超導量子芯片還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題密切相關。項金根表示,從行業進展來看,目前量子芯片仍無法處於穩定狀態,即類似CPU、GPU般穩定實現設計、生產和運算。此外,目前量子芯片處於快速迭代狀態,產品代際設計研發和生產有很大不同,還需要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以量旋科技發布的第一代超導量子芯片“少微”為例,在一系列因素限制下,要求量子科技公司必須自主搭建芯片產線,並在此過程中解決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測控系統等環節。 “儘管有海外開源開放的EDA軟件產品,如Qiskit Metal,但以我們自己的使用體驗來看並不是非常好。”項金根表示,量子計算機作為新興產業,無法類比芯片產業擁有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所以也無法依靠第三方服務,因此,作為量子科技企業,量旋科技需要選擇在產業上下游全覆蓋。

量旋科技CTO孟鐵軍錶示,以量旋科技為例,其在超導量子芯片方面已經完成了從芯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芯片產品交付的全流程覆蓋,擁有了專用的量子芯片生產線。

不過,做出產品只是開始,未來,市場仍期待量子計算實現根本性技術突破,走向產業化應用。

(本文轉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670609248_16179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