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聯盟主席盧煜明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盧煜明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在醫學遺傳研究方面重大的成就和貢獻。今年,共有59位科學家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教授亦是香港唯一一位獲選的學者。 盧煜明教授表示:「我十分榮

【中銀科創獎】機器人開刀「動腦」 一次刀口搞掂

◆陳達明與拍檔聯合研發出可應用於微創腦手術的柔性內鏡機器人系統,目標於3年內製作出儀器原型。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於去年首辦「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向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金

首屆中銀獎得主鄭永平教授走進皇仁書院 傳遞科研精神

由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A+科普計劃」系列活動以傳遞科創精神為己任,持續為培育香港青年人才方面貢獻力量。今日(7月5日)聯盟攜手首屆「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生命健康領域獲獎者、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

首屆中銀獎得主鄭永平教授的全球首創無輻射三維超聲脊柱檢測 獲四千萬融資

2022年首屆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生命健康領域的唯一獲獎者鄭永平教授研發團隊項目獲四千萬融資,潛在市場規模可達百億。 中慧醫學成像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AI三維超聲成像技術、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首創

港大任詠華獲年度Bailar Medal 殊榮 為創奬以來首位亞洲學者

香港大學化學學者任詠華教授獲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頒授2023-24 年度 Bailar Medal殊榮,

機器人專家劉宏斌:AI將與專業人士協同作戰

美國高盛研究指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系統能夠創造出無異於人類產出的內容,而這項技術的普及將會急速提高生產力,也可能為勞動力市場帶來「重大顛覆」,預計全球三億個就業職位面臨被取代的風險。研究

「A+科技創新及普及計劃」第二場順利舉辦

(圖為陳達明醫生向學生作分享) 科學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創新科技是推動國家現代化以及實現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由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A+科技創新及普及計劃」今日(

量子科技從實驗室邁向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商業化仍有距離

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隨著量子科技的不斷突破,各類應用場景逐漸邁向縱深,全球量子產業呈現出加速奔跑態勢。 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2027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07億美元。從國內政策

盧煜明教授獲頒「2021年科學突破獎 – 生命科學」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兼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主席  盧煜明教授 

「萬人科普進校園」 冀點亮青年科技夢

「萬人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今日(17日)在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舉行。(點新聞記者馮沛賢攝)  創科是今天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本屆特區政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