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常见问题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常见问题
A. 关于奖项设立
A-1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如何设立?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简称科创奖)是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公益性奖项。支持机构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园有限公司、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学院、香港工程科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岭南大学等18间机构。A-2 科创奖设立的初衷与目的是什么?
科创奖致力于推动香港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奖励主要在香港本地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硏团队。
B. 关于「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
B-1 科创奖重点关注及嘉奖的领域范畴包括哪些?
科创奖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香港具有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最终确立了「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重点关注及嘉奖的五大领域: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B-2 科创奖的价值是多少,奖品资金来自哪里?
科创奖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今年提供一千万港元作为奖金,即每个领域奖金200万港元(税前)。B-3 奖金可以如何使用?
我们对于科创奖奖金的使用没有限制条件。获奖者对奖金拥有自由决定权。B-4 科创奖嘉奖的是个人还是团队?若是团队,奖品是否由团队成员分享?
科技工作者和科硏团队均是科创奖嘉奖的对象。若是团队被提名,则成员须为5人或以下;若是团队获奖,则奖金由团队成员共享,每位成员都将获得一个奖杯和一张荣誉证书。B-5 科创奖是否每年举办?
科创奖于今年首次举办。我们希望本奖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可以成为年度奖项,每年举办。
C. 提名条件
C-1 提名条件有哪些?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高尙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科创或科研工作主要在香港地区完成。
(3)为鼓励青年人投身科技创新工作,科创奖项倾向于奖励在提名截止前为50周岁以下的科技创新者(即于1972年10月1日及之后出生)。
(4)已获得科创奖项者,5年内不会再被考虑获奖。C-2 是否可以提名超过50周岁的科创者?
我们欢迎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提名。虽然科创奖倾向于奖励50周岁以下的科技创新者,但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被提名的科技创新成果。
D. 提名人
D-1 提名人在科创奖的角色与职责有哪些?
(1)提名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或金融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硏团队,其科学技术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应主要在香港完成。
(2)使用我们的提名门户网站 (https://stip.hk/account/nomination) 提交提名。在提名表中,提名人需要就提名的科技创新成就、成果转化效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价值等研究/解决方案/发明如何满足提名标准提供意见,作为其提交提名理由的一部分。D-2 谁有资格成为提名人?提名人是否必须为教授或科研人员?
任何个人在提名期间都可以进行在线提名,科研领域的专家、科创机构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尤其欢迎。D-3 公司或机构是否可以成为提名人?
提名人须为个人,公司或机构不可以作为提名人。D-4 最多可以提名多少人?
每位提名人每年最多可以提名 1 个人 或者 1 个团队(团队成员不得超过5人)。D-5 作为提名人,我可以提名我自己组织的人,还是必须提名其他组织的人?
都是可以的。D-6 我可以自我提名吗?
科创奖不接受自我提名。D-7 如果我是提名人,而另一个人同时提名我怎么办?
只要您不提交自己的提名,这是可以接受的。
E. 被提名人
E-1 如已获得其他奖项,是否还可以被提名?
是的,如果符合科创奖提名条件,我们鼓励此类提名。其他组织或机构授予的奖项及认可,不会影响科创奖提名。请注意科创奖的提名条件及评审标准与其他过往奖项不同。
E-2 我可以提名一个团体、机构或公司,还是必须是个人?
科创奖可以授予一个团队或单个人;若是团队,成员不得超过5人。科学本质上是协作的,突破性创新通常是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决定嘉奖主要贡献者。同时,我们更关注为项目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团队,而不是机构或公司本身。E-3 对于一些科技创新,有时会有不止一个团体,甚至涉及多个机构和公司的合作。提名人是否可以对这些来自不同团体、机构及公司的人进行整体提名?
可以的。提名人可以横跨多个团体、机构及公司,选择 5名或以内对此科技创新的主要贡献者,按照提名团队的方式进行整体提名。
E-4 我是否应该联系被提名人,以免他被其他人多次提名?
我们注重每一位提名人的意见,亦接受被多人提名的情况。E-5 被提名人是否必须为香港永久居民?
不是。科创奖对于被提名人是否为香港永久居民并无限制。但请注意提名条件之一是「科创或科研工作主要在香港地区完成」。
F. 提名程序
F-1 如果被提名的研究涉及多个奖项领域,我应如何选择? 能否选择多个领域?
您可以选择一个被提名人更具优势的领域。科创奖不接受多选提名领域。F-2 提名需要什么资料?
我们需要有关提名人和被提名人的个人信息,提名理由(如科技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创新价值等),两封来自第三方的推荐信,以及被提名人的简历和十项最佳工作成果清单(含参考连结,包括但不限于著作、专利)。F-3 提名表需要填写内容的详细程度?
您可以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查看提名表。我们强烈建议您先查看提名表,再开始准备提名资料。请您注意提名表中有些栏目受字数限制或上传文档数目限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强调,提名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被提名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F-4 网上提名表最多接受10个佐证文件。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上传所有10个文件?
在提名表格中,我们最多允许 10 个佐证文件的上传。但这并不意味着提名人必须上传所有 10 个文件。如果您没有任何其他要上传的文件,您可以跳过该栏。
F-5 谁可以提供推荐信?一定是科学家吗?
推荐信应来自两位非常了解被提名人所做工作的背书人(提名人除外)。推荐人不一定要是科学家,但我们希望其推荐信能对被提名人的科创成果及其影响有清晰、可信的描述和评价,这将对我们极有帮助。F-6 提名人是否需要通知被提名人并征得其同意?
我们对提名信息保密,也鼓励提名人对他们的提名保密,但这并不是要求。提名人可自行决定是否与被提名人联系以及征求他们的同意。F-7 提名提交后,将保留多少年以供考虑,还是须每年重新提交?
提名资料需于每年提名期间重新提交。F-8 提名资料是否须经提名人所在机构审批?
科创奖并无此要求。
G. 评审程序
G-1 评审由谁进行?
评审委员会是科创奖的评审实施机构,负责开展评审工作,决定获奖候选人并报理事会批准。评审委员会根据奖项领域分别设立评审组;成员均由拥有较高学术、专业或职业水平,且具有良好道德的专家担任。G-2 评审如何进行?
评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初筛、初审和终审。初筛是由秘书处对提名资料进行尽职审查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初审是由各评审组决定、产生入围名单;终审是由评审委员会决定获奖名单并报奖项理事会审批。G-3 评审标准有哪些?
我们将重点关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创造的社会效益、创造的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G-4 评审过程中,是否会联系提名人进行情况说明?
如有需要,我们会联系提名人。
H. 利益冲突及保密
H-1 是否有关于识别和处理利益关联者的指引?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章程》第十八条,对于评审人员与评审对象的利益关系披露及回避原则已有详细载明:评审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披露与评审对象的利益关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同机构、师生、亲属、项目或论文合作(项目结束、论文发表未超过5年)、商业合作、竞争、提名、推荐关系等。如果评审人员与评审对象存在亲属关系,评审人员应回避相关评审工作。由评审委员会决定回避情况的具体实施。
此外,我们鼓励提名人在提名表中适当位置说明他/她与被提名人之间的关系,这将帮助我们了解提名原因。H-2 可以公开提名名单吗?
我们不会公开提名名单。这是全球许多奖项的惯例。H-3 提名人的身份是否保持匿名,是否允许提名人联系被提名人以获取有关提名的更多信息?
我们高度重视保密性,并将对所有提名人和被提名人的身份保持匿名。您可以联系您提名的个人或团队以获取更多信息。